
七台河市老年大学网络办学情况汇报
按照省老干部大学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老年大学线上教学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6月七台河市老年人大学由原隶属于市民政局转入市委老干部局并更名为市老干部老年大学,2019年七台河市老干部服务中心成立后,加挂市老年大学牌子。市老干部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045平方米,市老年大学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部分资源共享,现有教室13间。开设舞蹈、声乐、书画、太极、器乐等专业,教学班级近40个,每学期在校学员1500余人次。现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建校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七台河市老年大学全面贯彻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先后荣获“黑龙江省规范化老年大学”“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线上教学情况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老年大学原有的教学模式。为满足老年学员居家学习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引导教员熟悉线上教学手段,制定线上教学内容,同时严格保障线上授课的质量。
(一)围绕“使用好”搭建学习平台。做好前期调研,从选用平台、开课专业、课程资源、学习方式等方面深入调研分析,决定依托钉钉软件和腾讯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授课。多次召开教学工作推进会,讨论修订教学方案,明确分工职责,确保工作实效。选定网络教学场地,购置直播器材,搭建网络教学直播间。开展教师培训,帮助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授课技能,保证教学质量。大力宣传,利用公众号和微信群广泛进行宣传,吸引新老学员参与网课学习,制作操作手册,录制演示视频,安排专人接听咨询电话,为学员进直播课堂学习进行帮助和答疑。
(二)围绕“效果好”设计教学课程。反复考量课程与线上教学方式的适配度,从本校线下开设的精品课中优选,结合线上授课的实际,合理设置课程,先后开设了覆盖器乐、健身养生、文化艺术等传统专业,多方位满足学员需求。精挑细选骨干教师,构建优质课堂,线上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挑选镜头感强,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的骨干授课教师,精心备课,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引导性强,提升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涵盖了诗词、英语、书画、舞蹈、太极、电子琴、弹拨等多个专业,参加网课学习的学员累计达5000余人次,获得本地老年人的广泛欢迎。
(三)围绕“管理好”保障教学质量。健全完善制度,建立了线上巡课制度,工作人员不定时进入直播课堂和各班级教学群,真实了解在线教学各项情况。建立网课档案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整理线上教学课件、老年学员信息资料,定时开展总结分析网络课堂教学经验和规律等工作。建立网课评选制度,对班主任管理、教师授课、老年学员学习过程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和优秀个人进行评选,提高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老年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营造学习群体氛围,加强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钉钉群和微信群管理,群内可以直接收看或者点击链接进入课堂,课后授课教师在群内进行知识点答疑、作业批改与讲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三、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线上教学既满足了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也提高了教师和学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老年群体网络媒介素养偏低。老年人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接受使用能力普遍薄弱,学习需求与学习手段存在矛盾,影响了线上教育的全面开展。二是线上课堂缺少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效果受一定影响。教师容易陷入灌输式、独白式教学,一旦学员产生疑惑,教师无法及时答疑解惑,导致线上学习参与率不高。三是线上教育辐射面有限。目前我校网课是面向社会提供免费学习资源,但受众面主要局限在老年大学的新老学员,在基层的普及性不强,实现老年教育本地远程教育全覆盖存在困难。
四、进一步发展线上教育的措施
线上教学逐步得到老年学员的认可和重视,潜移默化改变着老年学员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认知感受。线上教学这个教育新生态给老年大学带来的新机遇,要进一步努力发展网络教育学员规模,促进线上教材资源建设,不断推动老年教育线上教学向前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线上老年教育的认识。线上教育是老年教育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创新模式,是老年大学转型升级的必经路径,在满足老年有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多渠道的宣传使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老年人深入了解老年远程教育的优势,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线上老年教育系统化建设。从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课件的制作,到组织学员收看直播、反馈信息、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技术人员和服务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
(三)积极用好老年教育资源。加强与涉老教育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联系,实现老年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将已有的教育资源筛选后引入到本地的学习渠道。同时通过自建、定制等方式,逐步建设一批自有老年教育课程,丰富老年教育资源。
七台河市老年大学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