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双鸭山市老年大学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双鸭山市老年大学建设的调查报告
双鸭山老年大学副校长 王佳楠
当前,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随 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推动老 年教育事业发展,以此满足老年人的精 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可谓大势所趋、社 会所需、势在必行。特别是党和国家高 度重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2016年10 月5日制定下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2016—2020年)》,为我国老年教育 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做出全 面安排部署,势必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 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双鸭山市地区老年群体的现状看, 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 32. 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3.08%, 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 较2015年增长3. 73%,呈现递增态势。 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多,老年教育事业 必须要持续发展、同步跟进,从目前来看, 双鸭山市地区面向老年群体的教育机构, 主要以老年大学为主,加强老年大学建 设对办好全市老年教育,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情况
双鸭山市老年大学是全市唯一的老 年教育机构,隶属双鸭山市老干部服务 中心,创办于1989年,已有31年办学 史,位于双鸭山市尖山区。多年来,双 鸭山市老年大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 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创办高质量老年大 学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尽 全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 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 基础建设持续改善。校舍建筑 面积300多平米,现有3个教室、1个 图书室、1个多功能厅、1个备品室,陆 续加大硬件投入,购置了电子琴15台、 音响设备1套、座椅21套、演出服320 套等。
(二) 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在编 人员2人,为校长、副校长,配有公益 岗人员2人,通过整合双鸭山市各所学 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建立兼职教师储备 库,共有兼职教师9名,其中:根据课 程安排,随时随需聘请教师到校辅导授 课,还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讲授时 政、法律、健康保健知识等;
(三) 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升。坚持 以老年人为中心,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 体,根据学员兴趣爱好,开设了声乐、 书法、绘画、舞蹈、太极、诗词、电子 琴等8个专业,并根据不同层次学员的 需求,建立分层分级的课程体系,设立 了初级班、中级班和提高研修班等26个 班次,共有学员人数900名,授课时间 为每周的周一至周五,上午8时30分 至10时30分,下午13时30分至15时 30分,每节课2小时,每年开展一次优 秀教师和优秀学员评选奖励,釆取多元 化激励手段,激励广大师生增强责任感、 成就感和荣誉感;
(四)老年文教活动丰富多彩。双鸭 山市老年大学经常举办文艺汇演、才艺大 赛、绘画和书法展览,书法、绘画等8件 优秀作品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并获奖;组织 师生走进社区进行共心共筑“中国梦”教 学演出,展现老年人风釆;多次参观我市 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切身感受新时代社 会变革;组织学员到烈士陵园、市博物 馆等地参观,讲解革命故事,激发学员 爱党爱国热情;组织学员合唱团、老年 模特队等,参加市政府和各艺术团体举 办的“践行初心 永葆党员本色”庆祝 建党98周年戴党徽、护党旗、唱党歌等 大型文艺演出,还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 年“我看家乡新变化”书法、绘画、诗词 展,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二、问题不足
双鸭山市老年大学建设既有成效, 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足,经过分析调研, 总结梳理出四个方面问题,主要是:
一是资源供给不足。双鸭山市辖4 个区、4个县,总面积22483平方公里, 现有户籍人口 140多万,仅有一所市级 老年大学,也是唯一的老年教育机构, 所辖4个区、4个县均无老年大学,或 任何形式的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办 学经费严重不足,以2019年为例,没有 办学经费很难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 学习需求。
二是硬件设施匮乏。校舍建筑面积 仅有300多平米,缺少教学场地、教学 设施、教学器材,硬件投入不足,如: 多功能厅缺少计算机、电子屏、投影仪 等多媒体设备;图书室仅有书籍900册, 不仅书籍少,没有老年杂志和报纸,很 难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阅读需要。
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只有2名在编 人员,在外聘请的兼职教师,以退休教 师为主,由于年龄偏大,从没搞过教师 进修、专业培训、内部教研和外出考察等, 造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高,缺 少系统和规范的专业性教材,还经常因 教师生病,而手忙脚乱地临时找人代课, 很难吸引到更多老年学员,无法实现社 会化办学。
四是办学形式单一。协调各级各类 学校联合为老年人开放场地、图书馆、 设施设备等资源,为他们提供便利化学 习支持做的不够,联动意识不强;以课 堂学习为主,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不够, 缺乏远程教学、在线辅导、体验式学习 等新的办学模式,没有做到灵活多样; 资金筹措渠道狭窄,缺少社会化项目合 作,很少搞老有所为行动。
三、对策措施
发展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大学建设 既是晚霞工程,又是朝阳事业。虽然, 双鸭山市老年大学创办时间较早,但潜 力很大、问题不少,针对上述问题不足, 制定对策措施如下:
(一) 树立新的办学教学理念。进一 步提高办学开放度,从服务本单位、本 系统离退休人员,向服务社会老年人转 变,积极接收有学习需求的老年人入校 学习,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具备条 件的情况下,协调各县(区)政府挂牌 建立老年大学分校,联系各街道、社区等, 建立老年大学网点,增强办学教学的辐 射力,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二) 培育壮大师资队伍力量。以现 有老年大学兼职师资库为基础,聘请和吸 纳更多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教职人员及 各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大学做客辅导、 兼职授课,从事志愿服务,壮大教育力 量。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邀请政治素养 好、理论水平高的党政机关干部到校,为 老年人上思想政治课,讲解党史和新中国 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建立老年大 学教师岗位培训制度,争取上级有关部门 的支持,将教职人员有计划地分批分期 派出去进修、考察,学习先进的老年大 学教学办学经验,加快培养一支结构合 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兼职人 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三) 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建立 政府、市场、学员和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分 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在努力争 取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和硬件投 入的同时,通过送文化进厂矿、进机关、 进车站、进乡村等,积极沟通“化缘”, 寻求各行业、各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 加大老年教育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老年人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老 年人入学,面向社会创收增收。
(四) 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形式。研究 制定老年人学习发展指南,建立老年教 育微信群,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在 线提供包括学习规划在内的咨询服务。 结合双鸭山实际,联合双鸭山博物馆、 烈士陵园、健身广场、种植园和养老院等, 建立不同主题、富有特色的老年人学习 体验基地。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 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 活动。经常开展读书交流、实地参观、 文艺展演、游学演讲、志愿服务等多种 形式的活动,增强多样性、趣味性。
(五) 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强 合作意识,以此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联系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等各级各类学校,向老年大学开放教学场 地、图书馆(室)、设施设备等资源,借 力改善教育条件;协调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双矿医院、市群众艺术馆、家政服务中心、 北秀公园等机构,向老年大学提供养生保 健、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社 会工作、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 等课程;联合双鸭山广播电视大学开发整 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展老 年人线上教育,共享网络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