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富裕县老年大学84岁党员学员 张 洪 喜)
我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富裕县老年大学84岁党员学员
张 洪 喜
1937年3月,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安达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5岁随父母搬迁到讷河县,在日伪统治时期,饱尝了亡国奴之苦,度过了饥寒交迫、动荡不安的童年。
1946年,父亲病故,家里穷没钱给父亲买棺材,是用半截子马槽埋葬了父亲。我还清晰地记得,嫂子结婚时,是用染料将白布染成青色,给嫂子做了一件棉袄,根本就没有标志着喜庆的红色嫁妆。家里住的是破旧泥草房,外面大雪纷飞,屋里天寒地冻,冷若冰霜。吃的是麦麸子煮冻白菜,睡得是没有炕席、铺一层苞米叶子的土炕。那时候老百姓,日子真是太穷太苦了。
1947年冬,来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开始土地改革,建立了人民政权,穷苦农民翻身解放,分到了田地,当家做了主人。我家住的小山村,破天荒成立了小学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读书了,再也不当睁眼瞎了。我知道穷人读书不易,学习特别刻苦。由于我的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依安师范学校,走进了人人羡慕的师范学校。已经20岁青春焕发的我,懂得毛主席伟大共产党好,走进师范学校仅仅一周,就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入党申请书。出乎意料的是,三天后我的入党申请书被退回,原因是我的姑父是地主,舅舅是富农,我家是中农,我在学校入党的愿望成为泡影。但我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是毛主席共产党。
转眼到了1957年,我从依安师范学校毕业。亲友们都希望我当一名教师,那时候的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是很高的。但在我少年时见到的解放军战士,身穿绿军装,帽子上闪闪发光的红五星,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决心要入伍当兵。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解放军战士。在嫩江县武警五团五连二排,我连续三年都是五好战士、优等射手。1960年年末,又被调到黑龙江省武警总队警卫排手枪班当班长。在四年时间里,我们班年年都是四好单位,我也是五好战士。这时我又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结果,还是因为社会关系问题被退了回来。对此,我只能默不作声,把对党的热爱埋藏在心里,化作我工作中的动力。
1965年退伍还乡,被分配到富裕铁路工务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场政治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我的入党志愿也被搁置了10年。但我还是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1987年我退休,铁路工务段安排我当关工委组长。五年多来,我写了50000多字的讲课教案,为下一代讲述国家发展史、铁路发展史、雷锋精神等等。还为车间党员讲党课,自掏腰包为入党积极分子买学习材料和党章。多次受到路局关工委的奖励和表彰。
2002年,上级领导来检查关工委工作,听说我“退休不离岗,无私做奉献”的事迹后,领导问我是不是党员,我说不是。领导同志说:“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勤劳肯干,无怨无悔,符合共产党员标准。”听到这一席话,让我激动不已,并再次激起了我的入党愿望。2003年3月24日,我向富裕线路车间党支部交上了我的第三份入党申请书。2004年3月24日,那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我举起右手,对着鲜红的党旗宣誓时,我的眼里满是激动的泪花。党啊,我终于投入了您温暖的怀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通往强国路的滚滚洪流中,作为一名老年大学学员、老党员,我一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无限的热情,为党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