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英:搭建银发艺术网络传播平台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银发经济不只关乎民政,还关乎民生和当下的社会福祉。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提升,新一代银发群体既有空闲时间,又有经济保障,老年人的心态也更加积极主动,追求精神文明和展示舞台。
深化政策落实 把握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意见》强调,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目前,黑龙江省现有60岁以上老龄人口74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3.22%。在全国老年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参与率逐步提高,大多数城乡老年人都会参加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我省老年群体人数众多,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需求都非常高。老年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深挖文化内涵 搭建银发艺术网络传播平台
黑龙江,位于祖国的最北方和最东方。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书写着共和国长子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雄浑篇章。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创业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欧陆文化、冰雪文化独具魅力,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赫哲族伊玛堪、满族刺绣、龙江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金上京会宁府等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哈尔滨是中西文化交融、艺术品位很强的城市,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音乐之都’称号。龙江“四大精神”是龙江人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只有深入挖掘“四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四大精神”,才能实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时代任务,才能讲好我们的龙江故事;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更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冰雪文化的传承创新,表现出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巧借自然的创造精神;这片黑土地上还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这一首首经典歌曲,是历史的记忆,是时代的承载,是未来的延续,像镶嵌在黑土地上的宝石,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成为黑龙江独具魅力的音乐名片。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展板上200多名艺术家,黑土地上走出的作曲家、歌唱家、指挥家、演奏家,几乎占了中国音乐界的半壁江山。
黑龙江省拥有一批高素质、艺术造诣较高且对龙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饱含深情厚望的中老年艺术家、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我们要为他们“老有所为”插上智慧的翅膀,搭建网络传播平台,通过顶层设计、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将艺术演绎与视听创作相结合,形成跨界联动、形式交融的艺术表演和艺术表达空间,让内容延展为具有沉浸式欣赏、连续性选题等优势特点,有效避免线下演出瞬间收视、短暂停留、迅速遗忘的弊端。通过制播联动、多屏联动、深度融合,精准掌握并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规律,推动项目的口碑式传播。与多家视频网站、新媒平台深度合作,在网络端率先直播,在传统媒体配合宣传,利用“大屏+小屏”的播放方式联动,不断将视听作品进行图文解构、短视频展示等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形式推出,实现全屏终端的全覆盖,以一种符合平台调性的方式收获多元化的消费群体。
黑龙江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省老干部大学)在全省老干部工作中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参与活动学习的成员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宣传优势。2022年的黑龙江省首届离退休干部艺术节用数据证明了搭建银发艺术网络传播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艺术节设立5场大型文艺演出,组委会从报送的166个节目中,遴选出61个节目,共4346名老同志登台亮相,19位省级老领导出席并参与其中,一批优秀的老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为龙江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举办4场赛事,中省直96家单位的453名老同志参加,总计631场赛事,单场比赛收视率突破2万人次;举办书法、绘画、摄影、非遗作品展,现场展出722幅(件),网上展出1500幅(件),近万人观摩互动;闭幕式当天新媒体频道极光新闻和东北网现场直播,点赞人数39.6万,持续观看人数达2万余人。9月10日,正值中秋佳节,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进行了整场晚会的播放,据哈尔滨地区采样数据显示,收视率0.046,市场份额0.589,同时段排名26,环比前一日收视率增幅64.3%,份额增幅44.4%,排名提升7位。同比8月份全月数据,收视率增幅91.7%,份额增幅114.2%,排名提升21位。据中国广电黑龙江网络公司统计,同时段黑龙江文体频道收视终端数10531,收视份额2.86%,同时段225个频道排名第一,真正做到了用艺术语言将龙江“四大精神”、龙江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龙江人民勇于奋斗进取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深耕品牌建设 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特别是离退休干部在传承龙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引导其各显其能,通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网络征文、展览展示等多种文艺形式展现优秀艺术新成果,更好地歌唱家乡、赞美龙江,通过网台连播、融媒互动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展示龙江人民积极向上的新风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使银发力量成为繁荣龙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等电视频道推出活动相关报道,在广播频率推出口播及活动音频。在“极光新闻”宣传推介系列活动、适时组织采访或深度报道。协调央媒共同参与活动宣传,实现线索、素材、文字材料等资源共享,扩大宣传范围。利用优酷、爱奇艺、抖音、快手等第三方商业平台推流相关主题的新媒体产品,实现宣传产品在外省精准传播、精准落地,形成全国唱响黑龙江的强大声势。微博发起相关话题,带动关注度和评论互动。“乐龄龙江”等微信公众号刊发系列微推。在极光新闻等新媒体平台集纳推送活动相关报道。计划将其打造成高质量且具备长期性的文化品牌,具有文化标识度,直接有效地提升龙江文化品牌形象,助力龙江传统文化传承和振兴,有针对性地、创新性地扩大受众群,为龙江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在全国营造良好的文化和舆论支撑。
我们将创新传播形式、扩大社会参与面,面前全省老年群体征集优秀作品,推动和规范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按正轨蓬勃发展,也会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影响力好、导向性强的优秀作品,鼓励地市踊跃参与,推动系统内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有机融合,实现一家主抓、多家参与、资源共享并最大限度传播龙江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